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性功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青春期功血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发育不成熟或延迟,导致卵巢中虽有卵泡生长发育,但不能出现排卵所致。更年期功血是由于卵巢自然衰老,卵泡缺乏,卵巢功能减退,对垂体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以致无法排卵而引起不规则的。中医学将本病称之为"崩漏"。
[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止血
①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1)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①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②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
③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3)恢复排卵功能,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②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4)诱导闭经: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5)子宫切除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2.中医药治疗
(1)止血
①肝肾不足:经治疗出血已止,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调经。
方药:生地、山药、女贞子、枸杞于、白芍、早莲草、山萸肉、紫河车、制香附各15克。
中成药:茸坤丸。
②脾肾阳虚:阴道出血干净,腰脊酸冷,四肢不温,纳呆便溏,带下质稀如水,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弱。
治法:温肾健脾,养血调经。
方药:仙茅、仙灵脾、紫河车、干姜、制香附、炙甘草、巴戟天各10克,构杞子、首乌、黄精、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
中成药:参桂鹿茸丸。
③气血虚弱:阴道出血已止,神疲气短,乏力嗜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党参、炙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白芍、首乌各15克,当归、阿胶(烊化)、炙甘草各10克,川芎、肉桂各6克。
中成药:妇科养荣丸。
(2)促排卵
治法:补肾温阳活血。
方药:巴戟天、仙灵脾、仙茅、肉桂、羌活各10克,丹参、菟丝子、女贞子、枸杞于、当归、党参、首乌各15克,川断30克。
[预防与调养]
I.避免过度精神刺激,注意劳逸结合。
2.出血多时卧床休息,避免劳倦。
3.出血期间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交。
4.饮食有节,少食辛辣或生冷之晶。
5.搞好计划生育,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备案号:辽ICP备18000725号-41
接诊时间:8:00-20:00 (节假日不休)
沈阳妇科医院